大漠扬墨---火久明2025.09.13 16:05 来源:丛里寻艺 发表评论(0)
![]()
-火久明 -
火久明 字云汉,1964年出生于甘肃永登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2001年他的作品《丝路风光》在“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上获得二等奖。2005年其作品《大漠魂》获得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红楼梦》全国书画艺术作品展览中荣获金奖。他先后在兰州、庆阳、敦煌等地成功举办个人画展,300多幅作品被有关单位、中外友人收藏。 ![]()
-敦煌 莫高窟 尺幅 68x138cm -
- 往事越千年 尺幅 68x138cm-
![]()
-雄关漫道 尺幅 138 x 68cm -
-春风不渡玉门关 尺幅 100 x 68cm -
- 月泉仙客图 尺幅 180 x 68cm-
![]()
-大漠孤烟直 尺幅 68x138cm -
![]()
-遥望沙山日升起 尺幅 68x138cm -
![]()
- 趣乐图 尺幅 68x68cm-
![]()
-赶集 尺幅 68x68cm -
-创作中的火久明老师 -
戈壁神笔秀,大漠孤烟悠 ——记敦煌画家火久明
/ 范守义
范守义,笔名老范,安徽肥东人,1945年出生芜湖。现为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犹擅书画评论,芜湖翻译协会顾问,从事科技翻译和外语教学40余年。喜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 2012年5月,我随“夕阳红”专列去西北旅游。在月牙泉景区游玩时发现有一片古树环抱,古朴、典雅具有汉唐建筑风格的联体建筑群。群内亭台楼阁、回廊庭院,错落有致二层楼房之中。流连回廊刻满近现代文人诗词里,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家名为“大漠斋”的画室。画室四墙挂满了画,一峰峰骆驼犹如沙漠中的精灵,迎风冒雪、有股气吞山河之势行走在茫茫戈壁,硕果累累的“葡萄”、满室清香的“果蔬”,更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绚烂、空灵、苍凉戈壁大漠的瑰丽风光……一幅幅有创意,具有敦煌特色的西部写意山水,让我眼前一亮,从而结识了大漠斋主火久明,还和他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 火久明,字云汉,号大漠斋主。1964年生于甘肃永登县农村,从小就喜爱画画,爱在老家的山沟、洼地里学画,画山林、沟壑和吃草的牛羊。总之一句话,为练画技,见什么画什么,逢人就画,遇到熟人就主动免费给人画像,村里很多老人、小孩都成了他画中的“模特”,就连村里的驴、狗、牛、羊等动物也成为他作画的对象,整天手不离笔,几乎走火入魔。 火久明画画始于家乡。年轻时,在老家开过田,种过棉花,一边还自学绘画。为棺木画过画,当过油漆工。在干活和种地中,接触到一些当地的农村画师,学习并掌握了一些乡村画匠常用的绘画技法。但那些毕竟是乡野画法,只有冲出农村,脱离乡土绘画的束缚,学到更专业更先进的绘画技艺,才能更上一层楼。为此,火久明下决心,勇敢地离开了家乡,走向他日夜向往的艺术宝地一一敦煌,开始他全新的艺术人生。刚到敦煌时,人生地不熟,住在敦煌不为人知的三号桥地块,白天种田养家,晚上勤奋作画。同时积极参加一切专业的和正规的美术培训,日以继夜不停地画,上过书画函授班,自费去西北师大美术系进修,还师从甘肃郭文涛先生去戈壁实地写生。为了画好画,立足敦煌,火久明的足跡几乎踏遍了敦煌的山山水水,他身背干粮,骑着骆驼深入西部,去大漠戈壁、深山老林写生;他走入工人中间,和他们一道去深山野外,一起挖石棉、开金矿;他去过西湖石包城,同牧羊人同吃同住,共同经受风雪洗礼。这段时间是火久明在敦煌度过的最为艰苦的生活时期,可再苦再累他从未停下过手中的笔,他给工人们速写,给牧民画素描,正是有了这段经历,这段砺练,他的作品才慢慢地脱离了乡野俗气,也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特色。 ![]()
-风雪大漠行 火久明 写 -
身在敦煌,作为画家几乎没有不学临幕敦煌壁画的。为了学习敦煌壁画,火久明先拜敦煌学艺术大师段文杰先生为师,在二年多时间里,总是先听先生授课,然后去“千佛洞”向老师们现场学习壁画临摹。1985年,他正式进入敦煌书画院从事敦煌壁画的临摹与研究,先后近十年之久。壁画临摹不同于学习书法的临帖,书法的临帖是从字体、字型、字义及书写章节的内容、含义去感悟,在感悟中领悟、升华、创作,练的是手腕上的功夫和内心对字、字里行间和抄写文段的内涵理解,而壁画临摹要比书法临帖复杂得多也难得多。敦煌壁画临摹是将原稿放大后,按照临摹要求的尺寸放到拷贝台上,用铅笔或毛笔将原画描摹下来,然后照着壁画原稿上色。临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复原临摹,即壁画因年久风蚀脱色变旧所进行的临摹修复,画好后如同新画一样;另一种是照葫芦画瓢,爬到墙上进行抢救性的修补复原,即原来啥样就啥样,基本颜料采用石色上色。据敦煌的画家们说,壁画的颜料石来源三危颜料山,临摹者须到三危山挖来颜色石,然后将其碾碎研磨成细粉再加入胶水调制与壁画颜色相同后,才可上色作画。据传,古人也是从那里获取颜色石的,甘肃麦积山石窟壁画的颜料也是出自此地。其间,他专程去过敦煌研究院,拜访过樊锦诗院长。在学习临摹期间,他还创作了壁画“白马塔传说图”等。20年过去了,该壁画现仍完好地留存在“敦煌八景”之一的白马塔公园墙上,见证了他的学习成果。 ![]()
-白马塔传说(壁画) 火久明 制 -
纵观火久明先生的绘画经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早年的自学阶段。无论是学作画,还是画素描、速写都是在练习绘画基本功,虽多有画作但无特色,更谈不上给画的风格。来到敦煌后,他才真正感到自己走进了美术课堂,正式开始了他学画的学生生活,步入漫漫的绘画征程。 三四十岁时,火久明尤喜画驴,也爱毛驴,因为驴能帮他干活。他家画室里挂满了驴画。他画的毛驴种类繁多,有大驴、小驴、独驴、群驴,甚至还有长达10多米的“百驴图”。他笔下的毛驴姿态各异却个个憨态可掬,其乐融融。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到他家做客,走进画室,见满屋挂的皆是驴画。戏说是错进了他家的“驴圈”。我也曾问过火老师为什么喜欢画毛驴,他说他的个性很像驴的倔强脾气。喜欢画驴是因为驴任劳任怨、刻苦耐劳、性情温驯、听从使役、还能负重。驴在西北地区被视为 “活的农具”,是农家的首选。火久明喜爱画驴,除了驴的本身优点外,主要还是受到一代国画大师黄胄先生的影响。黄胄先生“文革”期间,有一段下放劳动与毛驴相依为命的故事,深深地打动过他。黄胄先生把毛驴当作朋友看待,以至毛驴每次下班路过一家酒店时,便即刻停下不走,原因就是为减少主人走路,一直等到黄胄吃好饭,微醉从酒馆走出,才拉着他往住处走。正是有对驴的情愫,黄胄先生寥寥几笔,一幅形神尽显活生生的毛驴瞬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神仙再造。 ![]()
-群乐图 火久明 写 -
火久明说:“其实我最喜欢画的动物是骆驼,骆驼对人忠诚,向来逆来顺受,极能忍饥耐渴。不论环境多么艰苦,驮上再多的东西,都默默地承受着,从不发火,特别是到了敦煌后,我才真正地感到被称为‘沙漠之舟’骆驼的品质可贵和可敬,我要把驴的高贵品质融于画中表现出来”。在他的笔下,骆驼成了大漠的精灵,更是火久明西部山水画的灵魂。他以敦煌、莫高窟、鸣沙山、玉门关、晋阳关、长城、烽燧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西部山水作品。如《敦煌莫高窟》 《雄关漫道》 《月泉仙客图》 《往事越千年》 《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在这些画作中,无一幅不是画家对祖国西部大美风光的赞誉,又无一幅不是作者对“沙漠之舟”雄伟苍劲的赞颂。读他的山水画,你会自然感受到他对敦煌山水的精准把握,也同样能感觉到他画中骆驼的神奇气韵。他的山水画既有细密的笔法,又有大泼墨的章法。 ![]()
-丝路古道 火久明 写 -
已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巨幅画作《丝路欢歌》便是其中代表。远望气势如宏,一峰峰骆驼宛如从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而来,又似从梦境里响着驼铃漫步走来,近看骆驼对天放歌、欢快跳跃。这些都是他长期生活在山区,在敦煌作画,在西部深山写生的结果,更是他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他对大漠生活的感悟,和对苍茫、空灵、寂静、浑厚戈壁山的热爱、对骆驼的情深,才有了画中笔墨对山的雄浑,山的奇峻和对骆驼高贵品质赞美的诠释。 功夫不负有心人,火久明的绘画终获成功。他的画进入了甘肃省多地藏家的视野,被有关省市文博单位收藏。他的画走进了城市的各大宾馆、酒店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其中,敦煌宾馆、丝路宾馆和西域宾馆都在醒目位置的迎宾大厅挂上了他的雪山、戈壁、草原等风光巨幅。他的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甘肃省电视台、敦煌电视台、酒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甘肃日报、酒泉报、敦煌报、阳关杂志等各种刊物上报道和发表;他的艺术业绩被《中国书画家名录》 《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名典》等多部辞书所收录;20年间,火久明在多地,如兰州、敦煌、庆阳、武山、华亭等地成功举办过个人画展,他的作品还受到中国美协副主席杨立舟先生高度评价,并为其个人画展题写《久明画展》。400多幅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国内外友人所收藏;他的作品受到美术界多位大伽的关注,原中央美院院长,时任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博士生导师靳尚谊、美协副主席刘文西、恭言达等来敦煌博物院时,还在敦煌宾馆和他合影留念鼓励。 ![]()
-火久明老师和靳尚谊主席在一起 -
2000年后,火久明的作品在参加省地和国家举办的画展上,屡获大奖,一举成为国内知名的中青年画家,就连好多敦煌当地的有名画家都赞佩不已。 火久明的作品色彩丰富、有鲜明的动感和逼真的写实效果,尤其是他的西部山水风情画,更是潇洒脱俗,自成一体。由于他为人谦虚,勤奋上进、画风朴实、他的画正一步一步走向更完美的境界。 1990年9月,他的第一次参展作品《大漠魂》在“红楼梦″全国书画艺术作品展览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2000年,他创作的《赶集》 《骆驼》分别在《甘肃日报》 《兰州青年报》发表; 2001年,画作《丝路风光》在“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获二等奖,并被编入《中华民族书画家大典》一书; 2005年,作品《西部大漠风光》在“大河春天.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获银奖,并被组委会收藏。还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7年6月,作品《瀚海之舟》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展题为《祝福奥运一一酒泉书画艺木晋京展》中展出。 同年,作品《西部雄风》在国家一级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展出,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描绘新农村全国美展”中荣获三等奖。2010年9月,美术作品《硕果累累》在第三届中国.敦煌(国际)葡萄节书画摄影奇石展中荣获绘画一等奖。 ![]()
-满室清香 火久明 写 -
成名后,面对荣誉,火久明仍低调如初,沉静有余。他说作为一名艺术家,只有不断创新发展,作品才会有生命力,画者的艺术人生才会完美,然而这一切都取决人品和做人。荣誉只是“一般过去式”,勤奋学习、与时俱进才是永远的“现在进行式”。 自认识火久明,一晃已近十年,只见过一次面,去年秋天我计划邀他来芜湖,然后陪他去黄山写生,但因疫情被耽搁了,好在先进的通讯技术却让我们联系从未中断过,几乎每月能见面,周周可畅谈。至今我仍记得第一次见到火久明的模样,他外表朴实无华,中等身材,皮肤微黑,齐耳长发(现已披肩长发)这倒使他和当地西北人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从他身上你也难以看出他是位西北汉子,倒像是现在多数艺术家所特有的样子和味道。火久明喜酒更爱喝酒,只有在他喝酒时,特别是半酣之时,他那种西北汉子所特有的粗犷和豪放性格便会显露无遗。喝酒后作画,泼墨于宣纸、或浓或淡、浓淡相宜、挥笔自如,潇洒如同酒仙李白酒后吟诗唱对一般。 就在我写此文同时,收到了火久明发来的微信,他说人物画不是他的强项,今后要向黄胄大师学习,将大师独创的速写融入中国画,继承先生开启的“全新人物画笔墨范式”。我衷心地希望火久明先生在继承黄胄先生人物画画法的艺术实践中给我们带来比他《赶集》更多更好的作品而《胜利归来》。 2021年9月5日于芜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