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小学生走进美术馆https://www.huajia.cc 2014.06.06 10:42 来源:深圳商报 发表评论(0)
围绕在艺术品原作面前,由老师面对真实的艺术品讲解艺术与欣赏,这样在国外美术馆经常可以看到的画面,不久也将经常出现在深圳的美术馆中。6月5日,关山月美术馆与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就馆校互联合作签署协议。这也意味着关山月美术馆拥有的丰富艺术资源与福田区学校艺术教育的需求将得到有效衔接。 据了解,作为馆校合作的试点探索,此次馆校互联合作计划将不再是以往单纯的艺术进校园形式,而是涉及多方面的深入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协议签署之后,关山月美术馆及福田区教研中心将就双方认可的各项教育活动及艺术展览进行密切合作及推广。比如每年在美术馆为师生举办一次创作展;每个季度举办一次师生与艺术名家的互动交流;每个月举办一场专题讲座;每周将展讯无缝对接发送给师生,并为前来观展的学生、老师提供专门的“展览学习数字资源包”并组织文化义工提供导赏活动。同时,美术馆还为美术教师提供进修的专业平台,让美术馆原有专业化、系统化艺术教育项目,比如《四方沙龙》、《观看之境—艺术通识分享》等作为美术老师的继续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补充。据福田区教研中心主任陈祥俊介绍,此次走进美术馆的合作范围包括福田区所属的80多所中小学,其中有400多名美术教师是深圳不可轻忽的一支美术力量。项目策划伊始,关山月美术馆已经在“中法艺术交流展”期间,邀请师生观展并现场导览。目前,合作项目—“国际少儿版画邀请展”也在进行中。今年下半年,十个国家的少儿版画将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其中包括深圳孩子的作品。 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馆是学生艺术教育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西方人从小就有定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的习惯。他们的大多公共文化艺术空间对公众是免费开放的,同时,他们的美术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得也非常好。让美术馆成为中小学生的美术课堂,这样的倡议在国内早已存在多年,但由于其中涉及多部门合作,一直进展缓慢,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只有某些学校和美术馆、博物馆进行点对点的交流,并没有一个机制去保证和约束。 今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了《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无独有偶,国家文物局也在今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切实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日常教学体系。这些文件的下发促成了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合作双方希望,此次合作展开具体的试点探索,今后可根据经验适时全面推广。协议的实施将使得学校师生能更便捷地获得美术馆的各种展览和活动信息,更主动、深度地参与美术馆的各种艺术教育活动,提升深圳学校师生的艺术修养,同时美术馆也将通过学校的积极参与,开发更加贴近教学大纲的艺术体验活动,通过师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学校师生的艺术成就。 作为此次合作的倡议者,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美术馆作为公益性的艺术机构,有义务为本地艺术教育做出贡献,本次深度合作, 是深圳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探索与学校构建协作共享机制的具体实践。为深圳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能体现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作为公共艺术机构的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