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背后https://www.huajia.cc 2018.06.10 09: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0)
最近,“考的都会,蒙的都对”这句话被朋友圈刷屏,人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考生的祝愿。本周恰逢高考,高考是很多人共同的回忆,据来自教育部的信息,今年全国共有975万名考生参加高考,人数创下最近8年来的新高,这预示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则是新的希望。值得一提的是,考生们大多是2000年出生的“千禧宝宝”,这意味着,“00后”将跨过“高考”这座并不再是唯一选择的“独木桥”,走向新的人生阶段,期待他们能够不断展现出“00后”的风采,创造属于他们这一代更加灿烂的明天。 再来看美术圈。近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的“安格尔的巨匠之路”展览备受关注,这是法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主题展览中国之旅的最后一站,为期50天,想要一窥这位大师创作历程的观众可要抓紧时间了。 本周还有很多展览值得关注,“景行维贤·启功作品展”于6月3日至9日在北京荣宝斋大厦举行。6月5日,中央美术学院建院100周年推出的“徐悲鸿与他的时代”巡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拉开帷幕。为迎接天博百年华诞,“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于近日完成展品调陈。其中,宋代画家范宽所作《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6年再次公开展出,还有14件馆藏书画真迹、西周太保鼎与战国楚王鼎2件青铜重器展出,这些重要藏品一次同时露面,实属难得。6月3日,“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展,这是故宫首次举办吴昌硕个人的书画、篆刻艺术展。6月又是一个大饱眼福、怡情悦性的月份。 当然,精彩的艺术品展览并不会只出现在公立美术馆和博物馆,画廊、拍卖行、民营美术馆,乃至一些文化公司等也都在这一方面实践着。这种情况下,如何策划高质量的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展厅,各机构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事实上,现在的展览策划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要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需要处理好艺术家、机构和观众等之间的关系,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是美术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仅就美术馆而言,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值得关注的是,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制定的《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6月1日起在上海全市范围内正式推行,这也是全国出台的首个省级美术馆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据了解,此次出台的《办法》旨在解决棘手问题,针对美术馆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现状,在具体条文中以鼓励发展为主,例如鼓励美术馆编辑、出版藏品选集和图录、馆刊、年鉴等;鼓励美术馆加强与互联网领域的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美术馆等。作为首次出台的试行办法,该规范必然还有待推广实施和不断完善,但是不管怎样,这至少是政府层面的一次积极努力,提出的要求也切合当下美术馆的发展方向,相信在相关部门和美术馆人的共同努力下,美术馆能够在艺术生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