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设为首页 |
  •  首页画家档案 陈逸飞 艺术室


    画家 陈逸飞
    关注
    赞赏
    上一张 形象照 下一张 PHOTO:0 

    艺术评论 发表】 • 共5个画友主题..
    •  陈逸飞画得出这么多作品吗? (0/6119) 2015.12.05  
    •  来自匿名画友的手机留言 (0/8313) 2013.10.15  
    •  陈逸飞档案 (0/12684) 2009.01.31  
    •  万元寻求  谁是<储蓄的女人>的作.. (1/15154) 2008.12.20  
    •  一代巨匠,可惜英年早逝 (0/13398) 2008.07.30  

     普通画家档案   升级  创建者:flytiger 私信 
     • 画家姓名  陈逸飞 • 性别  男
    微信 扫一扫
     • 创作方向  油画 • 润格  不详
     • 常住城市  浙江 宁波 • 本站人气  354155
     • 生卒年月  1946-04-14~2005-04-10 • 管理 ID  暂无   【申请管理权
     • 画家简介
      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1985年6月在华盛顿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行个人展。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 
    1989-90年  在日本西武举行个人展。 
    1991年,根据白居易名作《琵琶行》创作的油画《浔阳遗韵》在香港拍卖会上以130.5万港元成交,创中国当代画家作品最高拍卖价。
    1992年  他回到上海除继续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外创立了Layefe服装品牌及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公司。 
    1993年  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 
    1995年  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嘎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 
    1996-97年  “陈逸飞回顾展”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同年,在英国伦敦玛勃洛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1998年  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 
    1999年  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 
    2000年  3月20日,陈逸飞的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参加了由法国文化部在巴黎的皇家花园举办的现代雕塑回顾展。 
    2002年 开始筹备个人第二部电影《理发师》,次年发生了“《理发师》停拍事件”。
    2005年  4月10日,在上海病逝。
     
      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
      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
      陈逸飞先生近年来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艺术、环境设计艺术等诸多方面也取得了如同他油画艺术同样的创造性成就,令文化界人士为之折服。
      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并在短时间里获得了艺术界的承认,他的作品先后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1985年6月在华盛顿的科克伦艺术博物馆举行个人展。自1983年起,他在纽约哈默画廊举行六次个人画展。1989年、1990年在日本西武举行个人展,1992年作为仅有的两位嘉宾之一,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行个人回顾展。
      1985年,水乡题材的《桥》,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双桥》,被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华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他在佳士得CHRISTIE、苏士比SOTHEBY以及纽约、香港等地拍卖活动中屡创佳绩,至今保持着中国当代画家拍卖的最高纪录。陈逸飞已与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艺术公司签约,成为该公司历史上第一位与之签约的亚洲画家。
      1992年他回到上海除继续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外创立了Layefe服装品牌及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公司。
      1992年作为仅有的两位嘉宾之一,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行个人回顾展。
      1993年,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  1995年,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嘎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
      1996年至1997年“陈逸飞回顾展”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同年,在英国伦敦玛勃洛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8年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
      2000年3月20日,陈逸飞的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参加了由法国文化部在巴黎的皇家花园举办的现代雕塑回顾展。
      今年来,他以售画所得,多次捐资“希望工程”,又出资建立“孟光艺术教育基金会”。 现在,逸飞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服装、广告、杂志、模特、环境艺术等多功能的视觉产业集团公司。

        陈逸飞的成名作《占领总统府(1976)》追求火辣辣的原生形态的真实感,把优秀习作方能达到的写实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历史画, 整幅画将视点集中在那名胸挂冲锋枪的升旗战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风飘扬的红旗上。飘荡在半空的红旗使画面充满动感, 预示着一个伟大新时代即将来临。这幅画气势磅礴, 结构紧凑, 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幅作品可说是新中国油画中难得一见的大气之作。
      《黄河颂》(1972),画面上是一位持枪挺立的威武雄壮的战士, 配以苍莽的河山和低飞的群雁作背景,完满地构成了一个诗意葱茏的壮阔的艺术境界。
      1979 年陈逸飞创作了油画《踱步》( 现纽约私人收藏) , 主题是反思中国近代史、表现民主和人文思想。画家自己面对画面, 仿佛一卷卷胶片组成的真实形象在他身外延伸、呈示。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评价其作品“焦黑尖锐, 写实而意境深远, 有气势而专业”。这展露了陈逸飞被西方接纳的一线曙光。这幅油画是陈逸飞步入国际画坛的起点, 也预示着陈逸飞画风的深刻转变和思想心态的深刻转折。
      19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
      1985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油画《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赠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使他真正暴得大名。
      陈逸飞的作品蕴含了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绘画技巧;超越了地域和人文的界限,将东西方的文化精髓融于咫尺之间。他有一组作品是音乐题材的肖像:《大提琴手》(1983, 现哈默收藏)、《钢琴手》(1984)、《中提琴手》(1988)、《长笛手》( 1987)。画家把自己所画的人物置于空旷背景上的雕塑,其造型力度异常扎实、完美,技巧近乎炉火纯青。他采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描摹的现代、高贵、优雅的西方美人画面形成音乐家、乐器和乐曲之间微妙的呼应关系。画面有旋律感, 构图及人物处理有现代感, 背景大胆启用黑色, 给人无穷的想象。
      陈逸飞的另一组作品是江南水乡:《古桥》(1983)、《童年嬉戏过的地方》(1984)、《寂静的运河》(1985) .看陈逸飞的风景画, 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非同寻常的宁静, 它使人神往, 令人陶醉, 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在它的笼罩下, 浓郁的异国情调及东方神秘气氛油然而生。这是主观的、浪漫化了的江南水乡, 它是建立在西方对东方的想象、理解和需求基础之上的, 这正是典型的“东方主义”特征。它让西方人看到了古朴、神秘、宁静的东方世界, 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却为他们所能理解所能想象所能读解的“东方”。
      90 年代初,他将西方古典写实画风推向极致, 丝丝入扣地遵循着精致、细腻的完美准则, 用炉火纯青的西方技法将他的东方美人刻画得近乎“唯美”, 并带有浓厚的脂粉味, 而其作品命名也大多出自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典雅意象。看《浔阳遗韵》(1991)、《罂粟花》(1991)、《西厢待月》(1994)、《恋歌》(1995) 以及上海旧梦系列的《黄金岁月》( 1993)、《玉堂春暖》(1993)、《春风沉醉》( 1993) , 画面中那倩影依依、可怜可爱的民初少妇, 无一不是柔弱无骨、顾影自怜, 以一种希望被宠被看的温顺的哀怨的目光凝视着观众, 画面散发出柔和的火焰, 充溢着一种温馨的把玩的情调, 笼罩着一层薄薄轻纱般恰到好处的神秘感。画家笔下的女性都带着忧郁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缱绻的女子多身穿清末艳丽而独特的的东方民族服装, 或吹箫或抚琴或执扇或“犹抱琵琶半遮面”, 表现出浓郁的东方韵致和情调。
      陈逸飞去创作了一系列以西藏民俗为主题的油画, 刻意凸显藏民的粗犷、原始、神秘。用奇异的民俗去演绎古老中国的浪漫故事以唤起西方对东方的无限想象。看他的《晨曦》( 1995)、《山地风》( 1994)、《藏族人家》( 1995)、《山人(1996)、《神庙》( 1995) 等。这些作品虽然在风格上一反他此前作品的柔谧甜美、细腻精致, 趋于粗犷豪迈、浑厚壮美; 在形式上显示出圆满的技艺、老练的笔触、新颖的构图; 在色彩上表现出辉煌的戏剧性的对比效果。1994 年《山地风》在北京国际艺术拍卖会上, 以286 万人民币成交。他的这组西藏风情画大多被英国伦敦玛勃洛(M arbo rough) 美术馆收藏。他于1996 年同国际最具权威的现代艺术画廊玛勃洛(M arbo rough) 签约, 成为该画廊首位代理的亚洲画家。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 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柔美, 在美国照相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东方神韵。
      无论是江南水乡还是古典仕女, 无不体现他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 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在1985年后的12年中,陈逸飞一共售出500多幅画,1991年到1998年,他的33幅画的拍卖总额为4000余万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当代中国画家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与之比肩。 
     • 教育经历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同年进本院从事油画创作。
    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纽约亨特学院攻读美术硕士学位,并在短时间里获得了艺术界的承认,他的作品先后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 
    1981年赴美国留学。连年在哈默画廊举办个展。 
    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完成度:46.44%
    最后修改:2014.06.18 17:28 
    陈逸飞作品

    黄河颂(局部)

    陈逸飞作品

    山地风

    陈逸飞作品

    二重奏

    陈逸飞作品

    红旗颂(二)

    陈逸飞作品

    《朝圣路上》

    陈逸飞作品

    尘缘如梦

    陈逸飞作品

    运河人家

    陈逸飞作品

    醉美人

    陈逸飞作品

    母与子

    陈逸飞作品

    攻占总统府

    陈逸飞作品

    《踱步》

    陈逸飞作品

    吹笛少女

    陈逸飞作品

    红旗一

    陈逸飞作品

    西藏老人

    陈逸飞作品

    弹奏着曼陀铃的姑..

    陈逸飞作品

    女人与吉他

    陈逸飞作品

    仕女

      • 浏览这个画家的画友还浏览了 
    • 画家张丹阳
      张丹阳
    • 画家陈莲涛
      陈莲涛
    • 画家张复阳
      张复阳
    • 画家吴泽军
      吴泽军
    • 画家华三川
      华三川
    • 画家潘天寿
      潘天寿
    • 画家孔子瑜
      孔子瑜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