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迹——欧阳中石弟子书作展首展 |
|
画展时间: |
2013.10.16~2013.10.23 |
美 术 馆: |
刘海粟美术馆 |
展品数量: |
100 件 |
主办单位: |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刘海粟美术馆,西湖文化俱乐部 |
协办单位: |
杭州西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云峰宾馆,上海美丽园龙都大酒店 |
联系方式: |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
|
“心迹——欧阳中石弟子书作展首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该展览被列入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展览项目之一。展览主办单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刘海粟美术馆,西湖文化俱乐部, 协办单位:杭州西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云峰宾馆,上海美丽园龙都大酒店,支持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日期:2013年10月16日至10月23日。展览场地: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虹桥路1665号(云峰宾馆内)。 前 言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形式独立出来,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主体性的人能够用艺术的眼光去创作和欣赏它,也就是所谓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不仅仅需要作为书写主体的人在书法中唤起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还要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只有具备了这些因素,真正的书法艺术才会产生。 人们在书写过程中体验书法线条的美感,这种对线条美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与文字的象形性具有重要的关系。自从汉隶形成以后,从字形上已没有了象形意味,但是,在人的主体意识里,这种象形意味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更加抽象的形式存在着,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这种象形意味,体现在文字上,就是每个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某种生长的状态,体现在书法中,就是一种生命的张力。这种生命的张力,其实就是创作主体的自我关照,让创作者和欣赏者,可以从点画之间,体验到一种审美的愉悦。 书法自有史以来的3000多年间一直为士大夫所独占,历代书法家多为高官显贵之人,衣食无忧,将书法作为个人的雅兴,尽享其妙。而今天书法走下了殿堂,走进了平民百姓之中。这使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质变,平民化的书法研习者多凭着爱好之心,在业余生活中学习创作,这种学书的状态与过去的士大夫时代从事书法创作的境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平民为生计而追求的书法免不了有急功近利意识,这样就使书法承担了许多书法以外的因素,这种因素会使人无法用耐心将传统进行咀嚼。 然而,今天我欣喜地看到参加《心迹——欧阳中石弟子书作展》的书法家们踏踏实实地在传统的法帖中建立根基,抓住书法艺术本质的学习,研究创作规律。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蕴涵着强烈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也无疑对作品的创作节奏产生重要影响,且无意识地把创作者的感情灌注到了书法作品之中,从而产生了具有一定节奏感的书法艺术作品。创作的节奏与书协内容的节奏有着某种应和关系,或者说,这种节奏,就是创作者内在感情的抒发和体现。我认为,正是由于这种心怀人文的创作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我想,这也是中石先生和他的学生们所努力追寻的创作源泉和目标,这也正是一个心怀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当代书者唯一的选择。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 张 坚 2013年10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