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物车 |  充值 |  帮助 |
  •  首页 > 画展信息 > 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

    • 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
    画展时间: 2019.01.29~2019.02.28
    美  术  馆: 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品数量: 110 件
    主办单位: 北京画院美术馆
    联系方式: 请注册并登陆后查看!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一项延续至今并且喜闻乐见的,就是“年文化”,就连一代巨匠齐白石也会在春节之际,提笔绘一幅《岁朝图》,庆辞旧迎新,贺岁岁太平。己亥新春将至,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推出“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展。展览从院藏精品中甄选出110余件书画经典之作,通过“雅风”与“民俗”两个视角,用绘画艺术讲述文人雅士向往的清幽超逸,以及民间百姓生活中的风味意趣。

      “雅俗共赏”的中式美学呈现

      在中国人的审美标准里,有一个词叫“雅俗共赏”。“雅”,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极致之境。它不仅体现于古代文人日常的言谈举止,同时也贯穿于他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可以说,“雅”是精英文化阶层审美趣味的核心。高山流水,抚琴自弹,是一种雅;众贤雅集,斗酒吟诗,是一种雅;烟云纵览,挥毫戏墨,也是一种雅。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一直在丰富着风雅的内涵。 

      “俗”,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风味与意趣。勤劳、质朴的中国人在劳动与生活中总结出很多有关人生的智慧与哲学。相对于文人所着意的风雅之事,中国的民俗文化就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与妙趣横生。期许美好生活而寓意的吉祥图案,灯笼炮竹点缀的浓浓年味,现实动物或虚幻之兽组成的十二生肖……这些都洋溢了满满的中国味道。 

      展览不仅介绍了中国文人所热衷的风雅之事,诸如读书、抚琴、观画、雅集;借物言志的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寓情山水的自然哲学。同时还介绍了市井百姓的传统习俗,例如对忠孝礼义的看重、对宗教信仰的信奉、对吉祥长寿的祈愿、对子孙满堂的期许,以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戏曲歌舞与生肖纪年。您可以来此,观《畅春修禊》,体味清末民初北京画坛的雅集盛况;或品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的梅兰竹菊,看文人戏墨,借物言志。也可读道释人物,思索中国独特的宗教文化;或赏《寿桃》《百子》,琢磨画家以绘事寓意吉祥,才思巧出。 

      吉祥喜庆共度欢乐年

      每每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人总会用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驱灾辟邪、迎福纳新。家家户户写福字、剪窗花,贴年画、挂彩灯,爆竹声声、红灯盏盏,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欢腾。然而,随着科技化与信息化在我们生活比重中的不断攀升,老百姓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习俗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为此,展览特别在新春到来之时,带领观众去追忆曾经那份“年”的味道。讲述“福”字的来历、剪纸的样式、年画的拓印、信笺的寄语。观众可以来此剪一枚窗花,贴在窗上,守望春暖花开;写一个福字,粘于门前,请福禄平安到家;寄一张信笺,纸短情长,送出新年祝福;印一幅年画,年年有余,祈愿丰收富足。展览期间,北京画院为感激多年来社会各界观众的支持,开展画院名家送“福”活动。从除夕到初五,来北京画院美术馆参观的观众,有机会获取名家“福”字一件,喜庆过大年。

      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3月3日。

       发布人:flytiger CLICK:3798 

    (0人参与)



    更多... = 同城画展信息 =


    扫一扫 加关注
    享手机艺术数据库
    Copyright © 2008-2025  中国画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画家网 测试版(BETA 5.9), 欢迎通过邮件或论坛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站QQ群:32539669(画家群一) 112089445(画家群二) 63188168(中国美术馆联盟群)
    联系站长: flytiger   ICP备案号:鲁ICP备102090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