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资讯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美术界两会声音

https://www.huajia.cc  2015.03.28 02:41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 发表评论(0)
 
1 2 3 4 5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建议和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委员:中国美术走向世界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思想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习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深刻阐述了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相关问题,是我们文艺工作者遵循的原则和宗旨。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以其独特的文明传承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是近200年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处于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状态,“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西学东渐实际上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全面学习西方,包括文化西化的格局,已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自己的传统慢慢在缺失,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消亡,文化精神逐步弱化。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文化艺术是时代的号角,最能引领一个时代风气。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越来越重视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化,我国近些年来也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提升文化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在世界事务的国际交流中已产生相当的影响,但相对应的文化影响力却远远不够,世界各国人民缺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认知,以及感情沟通,这将影响我们在国际交流中的应有地位和话语权。 
  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并走向世界是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重任。这首先要求我们加强对优秀传统的学习和研究,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之中。 
  美术家用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语言审美地再现历史进程和民族精神风貌,美术是最为直接的在艺术表现中传达美学观念、思想精神,沟通和培育人们的精神世界。作为中国美术家,我们需努力为中国美术走向世界,弘扬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作出应有贡献 
  在国际美术交流中,当前明显的西强我弱,差之甚远,可以说不只是美术专业人员,即使其他专业人士,对西方艺术也能有所认知,而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美术却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美术整体面貌缺乏了解,中国美术若要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为此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首先要建立并完善我国历代美术经典作品的系统陈列的长期展示。在欧美各国大多数城市都有大大小小各种美术博物馆陈列该国、该地区历代名家名作,面向社会,公众可以欣赏艺术,并了解该国文化,而我国从首都到各大城市却没有系统陈列各个历史时期美术名家名作的场馆,而是把这些经典束之高阁,深藏库房。不只是对国人,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而且不利于对外进行文化展示和交流。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相关的美术博物馆。 
  二、在近些年来赴国外的各种美术展事中,有不少展览良莠不齐,信息混乱,影响甚微,甚至有负面影响。还有部分策展者完全按照西方价值观、艺术观,照搬照抄西方的艺术形式策划的展事根本不能代表我们当前国内美术发展、美术创作的整体面貌和水平。需有关部门总体规划,加强组织推出精品,加大支持力度,使中国美术、中国文化大步走向世界!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委员:培养青年人才 力促精品佳作 
  青年美术人才是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由青年美术家创作的,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并在美术史上留下了足迹。今天,青年美术人才在数量上呈倍数增加,但在质量和创作水平上却难以比肩过去,尤其是从作品上看,同样存在有高原、没高峰,闭门造车、缺少生活感受等现象。作为中国美术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如何发现和培养一批高素质、基础扎实、视野广阔的青年人才,孵化青年美术创作精品佳作的学术和传播平台,并进而使之具有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高校扩招,进入各大美术院校学习的青年学生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毕业生也呈现同样递增趋势。每年国内专业美术学院毕业生数量达两万余人,其中,进入大学、画院、美术馆、美术研究机构等国家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不到1/3。一部分进入市场机制中的公司和企业,或者自主创业。有很多底子好的青年美术家放弃了美术创作。另一部分毕业生散落各种艺术区、艺术村,成为自由职业美术家。这些青年美术人才实际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这些青年美术家在数量上会持续增加。 
  2.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现了很多自由职业美术家,其中大部分是青年美术家。以北京为例,自由美术家的数量达1万余人。这些美术家相对缺乏引导和管理,一方面是人群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艺术创作的引导。自由职业美术家大多依靠画廊、拍卖行等商业维持生活和创作,这使得他们的创作缺乏思想和精神上的引导,甚至出现为投收藏家和画商所好而放弃艺术操守的情况。对于这些自由职业青年美术家而言,未来的创作之路还很长,如何从中遴选基础好、实力强的美术家,并引导他们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则充满挑战。 
  3.今天中国美术创作的主体是中青年美术家,尤其是以青年美术家为主。他们在院校所学并不一定完善,而毕业之后又缺乏更多机会来提高自己的创作实力,拓展自己的创作空间。因而更多地被社会氛围和舆论所影响,出现体验生活浅尝则止,甚至闭门造车、画照片、画网络下载图片等情况,导致艺术创作严重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因此,如何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文艺素养、创作能力,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艺术眼界,尤其是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国际视野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 
  4.今天的青年美术人才虽然数量众多,每年又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但是这些青年人才的地域分布不均,80%以上生活在东部地区,尤其以北上广等大城市为主。在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青年美术人才的流失现象严重,影响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地域均衡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从国家层面加强整体设计和推进,通过中国文联、全国青联等单位的合作,设立中国青年美术家成长基金,并分设具体项目基金(后述),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专业单位具体承办执行。设计长期的推进计划和不同的细化项目,形成吸引、发现、培养、扶持、管理青年美术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鼓励青年美术家创作具有中国性、民族性、时代性的优秀当代美术作品。让包括自由职业美术家在内的青年美术家形成合力,参与和推动主流文化,同时也为积蓄人才力量,助力优秀人才成长奠定基础。 
  2.设立展览专项基金。(1)扶持、整合“全国青年美展”等原有的大型全国青年美术创研平台;(2)对社会开放,定向支持部分青年艺术类项目,发出主流文化的声音,植入主流美术标准;(3)对部分主流美术参与度较高的优秀青年美术家进行定向支持,为他们举办小型个人展览,出版画册,宣传推广。 
  3.设立创作专项基金,与高等美术院校、专业创作机构合作,确定一批主题性、时代感强烈,符合当代青年兴趣的新课题,通过研究生毕业创作、美术家年度创作等方式进行定向创作支持。 
  4.设立交流专项基金,与各地美术家协会、专业创作研究机构合作,针对非本地青年美术家设立驻地计划,让他们深入祖国不同地区的现实生活,去感受、体验、写生、创作,让不同地区的青年人才汇集起来,交流心得经验。 
  5.设立研究和传播专项基金,与研究机构和主流媒体合作,推动青年艺术理论批评学者对同龄青年美术家的研究、宣传、推广,扩大优秀青年美术家和理论家的积极影响。 


 
1 2 3 4 5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